三尺讲台
教学管理 教改教研 教师培训 学科活动 语言文字宣传
“读书”课程化的回归
发布时间:2019.12.09

孟雪

上周有幸参与中语会的年会,观赏了一场来自最新思想交织融汇成的盛宴,受益匪浅,在此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。

我想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我的体会,那就是“阅读”。“整本书的阅读”“群文阅读”“一类文的阅读”,这些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发行而问世的课型,目的在于解决中小学生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。冯善亮教授在讲座上提出“只有解决好这个根本性的问题,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少慢差费的困境”,所以“读书”课程化既是历史的回归,也是改革的经验。

部编版教材在编排上对读书方法是有整体的规划的,八九年级隐含在名著,七年级则显性体现在每个单元任务中。如:七上第一单元着重在朗读的重音和停连,第二单元则着重在朗读的语气和节奏,第三单元训练默读着重在不出声、不动唇、不指读、不回看,第四单元的重点在默读时能勾画关键语句、做标注,第五单元则在第四单元的基础上更进一层,要求在默读时能勾画关键语句、段落,做摘录,第六单元的训练点则落在了快速阅读上,要求学生能扩大视野,寻找关键词。再以九上的名著阅读为例,两本必读名著要求选用的读书方法都是精读,但其阅读策略不同,《艾青诗选》要求关注形式,品味语言,把握意象,体味情感,体会理性美;《水浒传》要求把握题材特点,了解白话小说的特点,分析人物形象,体会语言风格。总而言之,“阅读方法”是作为一个教学支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,而阅读方法的使用,既要兼顾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低至高不断发展的认知水平,也要兼顾教学的可操作性。

“整本书的阅读”在初中阶段主要体现在名著阅读上,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,拓展阅读视野,建构读整本书的经验,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。而“整本书的阅读教学”有一个大前提,那就是老师自己先读。语文老师只有自己先读起来,让自己成为读书种子,才有可能用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、发现和乐趣去影响学生,引导学生,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,在学生心中播下读书的种子。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注意泛读和精读研读的结合。整体上一泛读为主,在泛读中间安排若干章节的精读或问题的研读。泛读主要安排在课外时间,做批注与摘录,记录阅读体验;精读研读则往往安排在课内,在阅读一些关键节点上组织学生分享、讨论,分享阅读体验、阅读心得,推进整个名著阅读活动的进行。对于名著阅读的教学实施,冯善亮教授提出了几个标准:名著导读,教师的导应该始终指向学生的读。在阅读的起始阶段,要启动、激发学生的读;在阅读过程中,要推动、深化学生的读;在阅读结束阶段,要评估、提升学生的读。

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,不停学习,不断成长,以有涯追寻无涯。

 

 


地址: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康王乡新华社区-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(京港澳高速路连接线3公里处、南翔万商旁)

联系电话:0730-8061333      

Copyright © 2010-2017 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 湘ICP备18022682号 技术支持:连线科技

官方二维码